前言
在介绍栾主任之前,我想先和大家聊一聊,麻醉医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职业。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麻醉医生就是手术前给患者打麻药的医生,可是,只是打一针麻药需要配备一名专职的医生吗?麻醉医生承担的远远不止这些,医院风险最高的科室,麻醉医生的工作时常犹如高空走钢丝、亦或如履薄冰。
对患者来说,全身麻醉时是失去自主呼吸和意识的,生命就由麻醉医生掌控。术中患者的呼吸频率、潮气量等全都由麻醉机来控制,病人的全部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等)都会在麻醉机旁边的监护仪上显示,麻醉医生负责全程严密观察这些数值,在手术中不断地调整各种用药来保证患者处于最佳状态,让手术可以顺利进行。在医院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
随着麻醉学科的发展,现在,麻醉医生不仅需要 患者手术成功,有的会给外科的医生写表扬信、送锦旗。但是我们的麻醉医生却很少有这样的待遇。患者接受手术,都知道主刀的医生是谁,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谁给你做的麻醉。正如他们的工作状态,戴着口罩、手术帽,全副武装,永远做无名的幕后英雄。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么一位坚守岗位40多年的“幕后英雄”——麻醉医生,栾守淇。
人物档案
栾守淇,中共党员,医院麻醉科顾问、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麻醉四十余年。擅长对各种急危重症手术病人麻醉管理,各类麻醉操作技术以及无痛胃肠镜诊疗、妇产科无痛诊疗及无痛分娩术等。
责 任年,18岁的栾守淇从聊城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医院工作,据他回忆:“那个时候,聊城只医院能够做手术,那时候的手术室只有3间瓦房。”
上世纪80年代初,医院成立了麻醉科,并医院进修麻醉,学成归来的栾守淇,医院麻醉科的主心骨、顶梁柱,也是当时聊城市仅有的几位麻醉专家之一。而他本人也用自己医院麻醉专业发展的重担。医院抢救小组组员,医院里每台大型手术他都要从头跟到尾,即便是休班,也是随叫随到。“作为科主任,他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工作一丝不苟,遇到困难都是首当其冲,科室最难最重的工作他都亲自干。晚上科室有大手术他都会自愿留下来,保障麻醉安全,他的付出我们有目共睹”,科室的年轻职工对栾主任都十分的钦佩。
“这件事应该有十多年了,现在想起来还很感动,当时为一位老大爷做外科的手术,栾主任负责麻醉,手术过程中老大爷的血压突然就降了下去,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那个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先进的抢救设备,就在大家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栾主任想都没想直接就给那位大爷做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进行抢救,最终转危为安。换作其他人,可能会想着找块儿纱布垫着,而栾主任真的就是把患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的,”据麻醉科的一位同事回忆。
严 谨“与其他临床医生相比,麻醉医生的工作看似单纯,但却承担着人命关天的重任,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每一位患者都很重要”,回顾47年来工作的点点滴滴,栾守淇感叹道。
据医院产科老主任刘焕芝回忆:“年,医院里来了一位脊柱侧弯的产妇,当时她怀孕已经36周,身体条件也无法继续承受更大的负荷,需要尽快行剖宫产手术。但是麻醉上碰到了大问题,因为她脊柱畸形,椎管内麻醉肯定无法完成。如果全麻,短时间内取不出婴孩恐怕药物会影响到胎儿,局麻的话会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当时的医疗技术水平有限,情况也非常紧急,栾主任当机立断,采取了先局麻,取孩子的同时推入丙泊酚的方案,手术非常成功。”栾主任正是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严谨的医疗态度,让患者承受了最小程度的痛苦。
栾守淇常说,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就要全程监护,有时最普通的手术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麻醉医生必须思想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马虎。也正是凭借着这种严谨的态度,47年间经他手的3万多台麻醉没有发生过一例意外。
和 善
或许是因为麻醉医生特殊的使命,从医四十多年,栾守淇与病患的沟通交流总是言语温和,面带微笑,真诚倾听,耐心解释。术前,为了缓解病人术前的紧张情绪,他都会与患者拉拉家常,说上鼓励的话语,减轻患者痛苦,保证麻醉效果。
他常常对科室的年轻同事讲:“一台手术,到底选择什么麻醉是要综合考虑的,患者对麻醉的耐受度、手术方式、麻醉师技术的熟练度、患者的经济能力等等都要考虑到位。”在整个围手术期,他都在为患者考虑,这种对待患者的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科室的晚辈们。
如今,年近七旬的栾守淇,如今是医院麻醉科的顾问,医院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他没有一点架子,不要“特殊照顾”,依然和年轻同事们一起“白加黑”、“五加二”,一起吃误餐,一起学习新技术。最近,医院内镜中心开展消化道肿瘤筛查,栾守淇负责无痛胃肠镜的麻醉,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做30台。
结 语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老专家一心替患者着想的工作热忱,可以看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崇高医德,可以看到他勇于奉献的敬业精神,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人生价值。
图文编辑:谢鑫楷
责任编辑:王景壮
审 核:田光建
邮箱
dcfrmyyx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