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拔脊梁,挺拔人生,郑大三附院小儿骨科为青少年脊柱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儿童健康,则国家崛起有望;儿童挺拔脊梁,则国家繁荣富强。
不平凡的年延缓了青少年儿童在校学习的时间,却没有阻止他们伏案求学的步伐,自学,网课,家庭教学等多种学习模式同步推进。家长的悉心关怀如影随形,儿童的健康状况成为了父母观察的重点。医院小儿骨科专家发现,疫情期间,以高低肩、驼背、躯干偏斜、歪脖等症状前来就诊的病例数明显增加,这些症状常常都是由脊柱侧弯引起的。提起脊柱侧弯,都会引起家长的焦虑,孩子的不安,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时至今日,儿童脊柱健康的问题越来越被重视。
郑大三附院小儿骨科是河南省脊柱脊髓疾病诊疗中心,刘福云教授作为河南省小儿外科学术带头人,在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经验丰富。他向广大的家长朋友介绍说,青少年脊柱侧弯常常以双肩不等高、腰背部的骨性包块(驼背)、躯干偏斜为首发症状,严重者合并骨盆倾斜、头颈部偏斜等表现,多数为姿势不良(坐姿不端正等)引起的非结构性脊柱侧弯,症状较轻,通过锻炼及支具治疗能够纠正,需要有经验的小儿骨科医生诊断及鉴别;对于症状较重的严重脊柱侧弯,治疗方式多样,治疗结果和愈后不尽相同。
在脊柱侧弯的所有类型中,先天性脊柱侧弯是最为复杂和棘手的,发病时间早,症状重,致残率高,患病儿童身材矮小,心肺功能差,心理健康也会受影响;治疗难度高,支具治疗效果差,手术治疗难度大。郑大三附院小儿骨科有长达二十年的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经验,患者年龄覆盖青少年及儿童的各个年龄段,治疗方式因人而异,数以百计的青少年儿童接受治疗后,挺拔脊梁,摆脱残疾,重获生命,放飞梦想。
半椎体畸形是由于椎体形成不良引起的最常见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类型,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出现多个半椎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严重的脊柱侧弯、脊柱后凸等症状,常合并有双肩不等高、躯干偏斜、骨盆倾斜,早期很难发现,就诊时症状已经非常严重,手术治疗难度很大,愈后的效果也不及早期手术。每次谈到这些,刘福云教授都痛心疾首,他遇见过太多没有早期治疗而耽误的孩子,到了生长发育高峰期,脊柱侧弯快速进展,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这个时候再进行手术,孩子要承受巨大的手术创伤,高风险的手术并发症,甚至有瘫痪的可能,家庭也要花费巨额手术费,经济压力很大。鉴于这些因素,刘福云教授查阅几乎所有相关的文献报道,总结了数百例先天性脊柱侧弯的病例资料,提出了领先国内外的治疗理念——早期半椎体切除不使用内固定矫正先天性脊柱侧弯,该理论一经提出,便在小儿骨科专业领域引起轩然大波,刘教授拿出随访长达二十几年的病例资料,详述这项技术的优势,令诸多专家连连称赞。
患者默默(化名)是最早接受该治疗方案的患者中的一个,距今也已超过20年。20年前的张默默还是一个2岁多的小女孩儿,天真可爱,懵懂纯真。因为会走路之后,身体向一侧偏曲到郑大三附院找到刘福云教授寻求帮助;刘教授详细检查评估后,发现是因为腰骶部的一处半椎体引起了孩子的这些症状,认为孩子必须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否则会发展成严重的躯干偏斜、脊柱侧弯,影响孩子的美观。但是,就当时的器械水平而言,没有适合这么小孩子的内固定。刘教授认真查阅相关文献,对比几十年前的手术技术,半椎体切除之后,没有合适的内固定,前人们在仅仅切除半椎体之后,也达到了满意的手术效果,那么,在现在半椎体切除技术已经非常纯熟的情况下,不使用内固定,相信也可以取得良好的矫形效果。在与默默父母沟通之后,手术如期进行,并顺利完成,刘教授对手术非常满意,嘱咐其父母要给孩子佩戴支具,定期复查,观察手术效果。默默在手术康复后,便开启了定期复查之旅,默默父母在与刘教授的沟通交流中,逐渐成为要好的朋友,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无话不说,这一段复查之旅一走就是20年。最近的一次复查时,默默已然成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家闺秀,外观与正常的孩子并无区别,脊柱的活动度非常好,只有在X线片上看到轻微的脊柱侧弯,刘教授认为能恢复到这种情况已实属不易,建议继续观察;默默获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全家人对刘教授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因为半椎体切除不使用内固定技术仅适用于年龄小的半椎体畸形患者,需要早期诊断,才能早期治疗,很多患者是在患肺炎拍摄胸片时无意间发现的半椎体畸形,才来我院接受治疗,因此大多数此类患者在幼年时期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拖至年龄大了,只能进行长阶段的脊柱融合、内固定植入才能获得满意的矫形效果,手术创伤大,风险高,费用高昂,治愈后,脊柱的活动度也大幅降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即使如此多的不利因素,时至今日,郑大三附院小儿骨科应用半椎体切除不使用内固定技术治疗的患者也早已达到上百例,有大批患者慕名而来,寻求治疗。
陈一一(化名)小朋友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在四维超声下发现了胸椎的半椎体畸形,这可急坏了爸爸妈妈,他们四处寻医,咨询孩子病情,直到得知刘福云教授是该领域的专家,到医院咨询并详细交流。刘教授告诉一一的爸爸妈妈,她的病情虽然复杂,但是可以治疗,没有传言的那么可怕,但是治疗的时间要早,早期可以不使用内固定,创伤小,风险低,手术效果显著。为了让这对年轻的准父母安心,刘教授把自己珍藏的病例资料拿出来,认真讲解。看到这么多成功的手术病例,一一的爸爸妈妈才彻底放下心来,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再行治疗。鲜活的生命如约到来,一一出生后,她的爸爸妈妈便给孩子做了全面的检查,刘教授没有立即给孩子应用该项技术,因为孩子年龄太小,抵抗力低,耐受不了手术,建议等孩子半岁左右的时候再进行手术。刚过半岁,一一前来住院,刘教授评估孩子情况后,认为可行手术治疗,一一的爸爸妈妈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签下了手术同意书。手术按照计划顺利完成,效果非常满意,一一恢复的也很快,她的爸爸妈妈也露出来久违的笑容。再之后便是定期的复查了,从孩子的外观和X线片上看,手术的效果都没有因为一一的茁壮成长而丢失,反而越来越好,几乎看不出她是动过手术的孩子。现在的一一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相信她可以在亲朋好友以及刘教授的呵护下继续健康成长。
郑大三附院小儿骨科治疗脊柱侧弯的方法还有石膏矫正技术、脊柱融合技术、内固定植入矫正技术、生长棒技术等,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小儿骨科的医护人员没有停止救助青少年的步伐。12岁的彤彤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品学兼优,却一直有腿脚不方便的毛病,到处寻医终没得到有效治疗。居家学习期间,突然出现下肢没有知觉,不能活动的截瘫表现,经人介绍来到郑大三附院小儿骨科治疗,全面检查后发现,彤彤的病因出在了腰上,是一种严重且复杂的脊柱脊髓的复合畸形,不仅影响了她的下肢感觉和运动,还引起的重度的脊柱侧弯,身高也低于同龄人。刘福云教授和小儿骨科的专家们一起查看并评估了病情,认为必须进行手术,而且是脊髓和脊柱的问题都要解决。彤彤的父母了解了孩子的病情后,也要求手术治疗,但是高达二十万的手术费用难倒了这对朴实的夫妻,家庭的重担和老人常年的重病早已压垮了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就算向亲戚朋友借,一时也借不到这么多的手术费。小儿骨科专家团队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指定专人帮助彤彤父母申请救助脊柱侧弯患者的基金——智善公益有基金会的中国梦脊梁工程,并与基金会的工作人员积极申请,在了解核实彤彤的家庭情况后,基金会以最快的速度向她捐赠了多达三万元的手术费资助,解决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手术方案经过反复修改后最终确定,手术如期进行,历经十几个小时,刘教授和小儿骨科医护团队团结协作,终于成功完成了手术,彤彤的脊髓畸形和脊柱畸形都得到了救治。当彤彤恢复好,下床活动的时候,开心的跟妈妈说:“妈妈,我好像长高了!”彤彤妈妈和在场的医护人员都露出来幸福的笑容。出院结账时,新农合的报销加上基金会的救助,彤彤的治疗费用被锁定在了5万元,而这时,小儿骨科牛学强主任拿出了一份先天性结构畸形的表格给到彤彤妈妈,说到:“这个表格拿回去好好填填交给我,还能再争取到最高3万元的救助。”彤彤和妈妈热泪盈眶,对科室的医护人员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彤彤妈妈含泪说到:“是刘教授和小儿骨科的医护人员给了彤彤第二次生命”。
青少年是冉冉升起的朝阳,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青少年只有挺拔脊梁,才能挺拔人生,中华民族才能逐渐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郑大三附院小儿骨科全体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他们的梦想之路推波助澜,希望他们告别脊柱疾患,杨帆远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